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老熟妇,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丰满五十六十老熟女hd,18禁无码永久免费无限制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關(guān)于印發(fā)《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

    1. 【頒布時間】1994-5-11
    2. 【標(biāo)題】關(guān)于印發(fā)《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
    3. 【發(fā)文號】
    4. 【失效時間】
    5. 【頒布單位】最高人民檢察院

    6. 【法規(guī)全文】

     

    關(guān)于印發(fā)《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

    關(guān)于印發(fā)《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

    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guān)于印發(fā)《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


    關(guān)于印發(fā)《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的通知
    1994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
    現(xiàn)將《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印發(fā)給你們,請參照執(zhí)行。

    最高人民檢察院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暫行辦法(一九九四年五月七日第八屆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辦公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
    為了鼓勵人民群眾舉報貪污、賄賂等犯罪,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向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國家工作人員貪污、賄賂、挪用公款、偷稅抗稅等經(jīng)濟犯罪和“侵權(quán)”、瀆職等法紀(jì)犯罪的大案要案,經(jīng)偵查屬實,被舉報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zé)任的,對舉報有功人員和單位給予精神、物質(zhì)獎勵。
    第二條 對舉報經(jīng)濟犯罪的有功人員和單位,按其貢獻(xiàn)大小和追繳贓款贓物數(shù)額發(fā)給獎金。有重大貢獻(xiàn)的,要給予重獎。
    第三條 對舉報法紀(jì)犯罪的有功人員和單位,視具體情況,比照第二條給予獎勵。
    第四條 擬予獎勵的人員和單位名單,由舉報中心會同貪污賄賂檢察廳、法紀(jì)檢察廳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審查提出,報檢察長審批。
    第五條 發(fā)放獎金由舉報中心負(fù)責(zé)。受獎人員,在北京的可通知本人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或其認(rèn)為方便的地方領(lǐng)取;在外地的可委托其所在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代發(fā)。
    第六條 獎勵舉報有功人員,應(yīng)在對被舉報人作出有罪終審判決或免訴決定以后進行。
    第七條 獎勵情況要適時向社會公布,以弘揚正氣,擴大影響,激勵群眾舉報積極性。
    第八條 宣傳報道獎勵工作,要注意保密,非經(jīng)本人同意,不得公開受獎人的姓名、單位。
    第九條 建立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獎勵基金。獎勵基金可以接受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個人的捐贈。在獎勵基金建立之前,獎勵經(jīng)費從業(yè)務(wù)費列支。
    第十條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地區(qū)的獎勵辦法。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獎勵舉報有功人員審批表
    高檢獎字〔 〕第 號
    ------------------------------------------------------------------------------
    |舉報人姓名 | |性別| |年齡| |舉報日期| |
    |------------|----------------------|----|--------|--------|----------|
    | 工作單位 | |職務(wù)| |住 址| |
    |------------|----------------------|----|--------|--------|----------|
    |被舉報人姓名| |性別| |年齡| |職 務(wù)| |
    |------------|----------------------|--------------|--------------------|
    |原工作單位 | | 住 址 | |
    |------------|----------------------|--------------|--------------------|
    |案 號| |案由| | 追繳金額 | |
    |--------------------------------------------------------------------------|
    | | |
    |犯處| |
    |罪理| |
    |事結(jié)| |
    |實果| |
    |及 | |
    | | |
    |----|--------------------------------------------------------------------|
    |舉意| |
    |報 | |
    |中 | |
    |心見| |
    |----|--------------------------------------------------------------------|
    |有意| |
    |關(guān) | |
    |部 | |
    |門見| |
    |----|--------------------------------------------------------------------|
    | | |
    |檢批| |
    |察 | |
    |長示| |
    | | |
    |----|--------------------------------------------------------------------|
    |備 | 發(fā)獎日期 | | 經(jīng)辦人 | | 領(lǐng)獎人 | |
    |注 | | | | | | |
    ------------------------------------------------------------------------------


    ====================================
    免責(zé)聲明:
    本站(law-lib.com)法規(guī)文件均轉(zhuǎn)載自:
    政府網(wǎng)、政報、媒體等公開出版物
    對本文的真實性、準(zhǔn)確性和合法性,
    請核對正式出版物、原件和來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聯(lián)系
    ====================================

    中央頒布單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