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老熟妇,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丰满五十六十老熟女hd,18禁无码永久免费无限制网站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憲法價值沖突問題研究概述

    [ 叢彥國 ]——(2007-3-30) / 已閱7843次

    憲法價值沖突問題研究概述
    本文作者:叢彥國

    學習和研究憲法有多種方法,例如本質分析法、價值分析法、規(guī)范分析法、實證分析法等。而價值分析法是從學習和研究主體——人出發(fā),探討憲法如何滿足人的需求的方法。離開了價值分析,憲法就會失去方向,它的目的就不會明確。[1]梁冶平先生指出:“探求法律的價值意義就是尋找法律最真實的生命! [2]的確,當人們面對法律的時候,面對的只是無數的權利與義務。如果不去分析它們所蘊涵的人類內心的追求,那么這些權利與義務就不可能充溢著生命與活力。憲法也如此,有著自己的價值與價值追求。

    從憲法學基本理論層面講,研究有關憲法價值的很多,例如,關于憲法價值的界說,目前憲法學界就有八種之多,[3]但是研究憲法價值沖突這一問題的卻不多。然而,憲法價值與憲法價值沖突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這就要求在憲法學研究中應當重視對于憲法價值沖突的研究,并遵循一定的價值取向,對憲法價值進行合理的權衡與取舍。

    從憲法規(guī)范、憲法實踐層面講,研究憲法價值,對憲法價值沖突進行權衡與協(xié)調,追求一定的價值取向,有利于使憲法符合大多數人的理想、愿望與需求。同時,其他法律都是依據憲法制定與實施的,所以對于憲法價值沖突中的各種價值的權衡與取舍就要十分慎重,否則會影響其他法律的價值取向,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損害。

    雖然,有關憲法價值沖突問題的研究,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鮮有直接、全面的研究,但是,關于法的價值、憲法價值、價值沖突等理論的研究卻較多,所以對于憲法價值沖突問題的研究可以從側面,即法的價值、憲法價值、價值沖突等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

    古代法學家已經將價值判斷作為法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近代自然法學派更加注重法的價值分析,雖然在19世紀中葉受到歷史法學派和實證主義法學派的挑戰(zhàn)而使其受到冷落,但到20世紀出現的新自然法學派又重新重視本問題的研究。[4]不過,西方學者對于本問題的研究有著較強的唯心主義色彩。而馬克思主義學者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對本問題進行了唯物主義的研究。[5]

    我國法學理論雖然沒有形成西方國家那種道德與哲學基礎各異的學術流派,但是對本問題的認識也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思路不同,觀點各異,很難達成一致的意見。大體說來,表現為兩種思路:

    一種是從憲法的外在目的與內在運行機制出發(fā),列舉式的概括出憲法的價值,這是大多數學者的思路。例如,學者董和平認為憲法的核心價值或基本價值是民主,[6]學者楊海坤認為憲法的價值包括經濟價值、政治價值和法律價值,法律價值又應當包括公平、效益、自由、平等、人權、秩序、正義與安全等。[7]嚴格地說,這種列舉式的界定方法,只是概括了憲法價值的某些內容。而且,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就可能會列舉出不同的價值內容,很難有一致的意見與確定的理解。

    另一種是根據邏輯學的方法,從一般價值的本質屬性出發(fā),認為憲法價值是價值的一般理論在憲法中的具體運用與發(fā)展。例如,學者吳家清認為:“憲法價值就是潛含著主體價值需要(或價值預期)的憲法在與主體相互作用過程中對主體發(fā)生的效應。”[8]這個概念較好地體現了憲法價值的客觀性與主體性的統(tǒng)一,這種分析問題的思路與抽象概括的方法值得學習和借鑒。但是,價值還應有其他方面的內容,“效應”僅僅是價值的一種屬性,它不能代表價值的全部屬性。

    由于這兩種方法的差異,必然會對憲法價值、憲法價值沖突有著不同的理解與闡述。不過,隨著在憲法學研究中相互學習與交流的加強,各種不同的理論也趨向于相對的統(tǒng)一,同時,對于憲法價值沖突問題的研究也將會成為憲法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 周葉中.憲法.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31
    [2] 梁治平.法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96
    [3] 范毅.論憲法價值的概念、構成與內涵.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9):56
    [4] 朱福惠.憲法價值與功能的法理學分析.現代法學,2002,24(3):25
    [5] 楊震.法價值哲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4-16
    [6] 董和平.論憲法的價值及其評價.當代法學,1999(2):3
    [7] 楊海坤.跨入新世紀的中國憲法學——中國憲法學研究現狀與評價(上).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1:79-80
    [8] 吳家清.論憲法價值的本質、特征與形態(tài).中國法學,1999(2):48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